可原本以为开辟线下市场,就能够稳住发展局面的电子烟,随着疫情的爆发,又让转向线下渠道的电子烟产业遭受重创。
可以说线上线下,电子烟都不受待见,已经遭遇过多次打击的电子烟产业,陷入了真正的谷底。
而如今,随着监管政策的落地,电子烟行业或将迎来真正“光明”的未来,加速行业发展。只是在改革的路上,必然少不了一些阵痛,行业也将加速洗牌。
从国家相继出台的政策来来看,虽然电子烟是一种新型烟草制品,但因其核心成分、功效定位等都与传统卷烟相类似,因此,电子烟将会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来执行。
届时,电子烟的监管将会传统卷烟的监管体系对齐,对于不合格,不符合条例标准的品牌和产品,将会被行业大篇幅的清出,优胜略汰下,自然是不可避免的迎来一次行业大洗牌。
而《电子烟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里则对于电子烟提出了更加严苛的管理要求。
首先是电子烟产品要开始实行登记制度。也就是说,电子烟产品不再是过往有了生产后,就能够实现销售。而是要经过烟草专卖部门登记,如若不符合标准,不纳入销售产品目录。
除此之外,要想生产电子烟产品,就必须拿到烟草专卖生产企业的许可证,而想要拿到许可证,又对相应的资金有要求,对于场地、技术条件、设备条件等,都要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要求。
其中最重要的是,国家将建立全国统一的电子烟交易管理平台。电子烟生产企业、加工企业、品牌持有企业和批发企业、零售企业甚至个人的交易对接,都要在平台上进行。并且只有取得烟草专卖许可证的电子烟生产企业和电子烟品牌才能够在平台上完成交易。
这意味着规模更大,更具备实力的电子烟企业拿到许可证的可能性更大,而那些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很大概率会出局。
这便是电子烟行业改革路上避免不了的阵痛,但只有在行业足够透明化,规则化的前提下,电子烟才能有发展的机会。从长远来看,亦是引导行业走向规范、良性、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声明: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自其它平台,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及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有侵权或异议请联系我们删除,侵权及不实信息举报邮箱至:cndzy@qq.com